成都资深经济犯罪刑辩律师

您当前位置: 首页 律师文集 股票投资
文章列表
什么是股票市盈率
计算公式市盈率指在一个考察期(通常为12个月的时间)内,股票的价格和每股收益的比例。投资者通常利用该比例值估量某股票的投资价值,或者用该指标在不同公司的股票之间进行比较。“p/e ratio”表示市盈率;“price per share”表示每股的股价;“earnings per share”表示每股收益。即股票的价格与该股上一年度每股税后利润之比(p/e),该指标为衡量股票投资价值的一种动态指标。

  
定义
  市盈率(price to earning ratio,简称pe或p/e ratio)   市盈率是某种股票每股市价与每股盈利的比率。市场广泛谈及的市盈率通常指的是静态市盈率,通常用来作为比较不同价格的股票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的指标。用市盈率衡量一家公司股票的质地时,并非总是准确的。一般认为,如果一家公司股票的市盈率过高,那么该股票的价格具有泡沫,价值被高估。当一家公司增长迅速以及未来的业绩增长非常看好时,股票目前的高市盈率可能恰好准确地估量了该公司的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利用市盈率比较不同股票的投资价值时,这些股票必须属于同一个行业,因为此时公司的每股收益比较接近,相互比较才有效[1]。

计算方法
  市盈率(静态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年每股盈利    市盈率越低,代表投资者能够以较低价格购入股票以取得回报。每股盈利的计算方法,是该企业在过去12个月的净利润减去优先股股利之后除以总发行已售出股数。    假设某股票的市价为24元,而过去12个月的每股盈利为3元,则市盈率为24/3=8。该股票被视为有8倍的市盈率,即每付出8元可分享1元的盈利。 投资者计算市盈率,主要用来比较不同股票的价值。理论上,股票的市盈率愈低,愈值得投资。比较不同行业、不同国家、不同时段的市盈率是不大可靠的。比较同类股票的市盈率较有实用价值。

市场表现
  决定股价的因素   股价取决于市场需求,即变相取决于投资者对以下各项的期望:   (1)企业的最近表现和未来发展前景   (2)新推出的产品或服务   (3)该行业的前景   其余影响股价的因素还包括市场气氛、新兴行业热潮等。   市盈率把股价和利润联系起来,反映了企业的近期表现。如果股价上升,但利润没有变化,甚至下降,则市盈率将会上升。   一般来说,市盈率水平为:   <0 :指该公司盈利为负(因盈利为负,计算市盈率没有意义,所以一般软件显示为“—”)   0-13 :即价值被低估   14-20:即正常水平   21-28:即价值被高估   28+ :反映股市出现投机性泡沫    股息收益率   上市公司通常会把部份盈利派发给股东作为股息。上一年度的每股股息除以股票现价,是为现行股息收益率。如果股价为50元,去年股息为每股5元,则股息收益率为10%,此数字一般来说属于偏高,反映市盈率偏低,股票价值被低估。   一般来说,市盈率极高(如大于100倍)的股票,其股息收益率为零。因为当市盈率大于100倍,表示投资者要超过100年的时间才能回本,股票价值被高估,没有股息派发。   平均市盈率   美国股票的市盈率平均为14倍,表示回本期为14年。14倍pe折合平均年回报率为7%(1/14)。   如果某股票有较高市盈率,代表:   (1)市场预测未来的盈利增长速度快。   (2)该企业一向录得可观盈利,但在前一个年度出现一次过的特殊支出,降低了盈利。   (3)出现泡沫,该股被追捧。   (4)该企业有特殊的优势,保证能在低风险情况下持久录得盈利。   (5)市场上可选择的股票有限,在供求定律下,股价将上升。这令跨时间的市盈率比较变得意义不大。   计算方法   利用不同的数据计出的市盈率,有不同的意义。现行市盈率利用过去四个季度的每股盈利计算,而预测市盈率可以用过去四个季度的盈利计算,也可以根据上两个季度的实际盈利以及未来两个季度的预测盈利的总和计算。 相关概念 市盈率的计算只包括普通股,不包含优先股。 从市盈率可引申出市盈增长率,此指标加入了盈利增长率的因素,多数用于高增长行业和新企业上。

风险判断
  集体恐高   根据申银万国的统计数据,过去12个月的市场,沪深300指数花了前十个月上涨了52.7%,市盈率(pe)从14倍涨到25倍,后两个月则涨了38%,pe从25倍涨到了35倍。而最新的数据显示,2月16日,深交所平均市盈率(pe)43.82倍,上交所平均市盈率41.28倍——是世界证券交易市场平均市盈率的2.6倍。于是专家教导股民:a股泡沫,落袋为安。   那么,市盈率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指标呢?   市盈率是上市公司股价与每股收益(年)的比值。即:市盈率=股价/每股收益(年)。明显地,这是一个衡量上市公司股票的价格与价值的比例指标。可以简单地认为,市盈率高的股票,其价格与价值的背离程度就越高。也就是说市盈率越低,其股票越具有投资价值。   内地和香港对上市公司的认识并非一致,因此出现同一家公司在不同的市场上遭遇不同待遇。可能香港投资者更加看好金融银行股,而内地投资者对宝钢等资源国企的实力更加了解。a股与h股的市盈率可能不那么具有可比性。   市盈率之辨   单纯用以“市盈率”来衡量不同证券市场的优劣和贵贱具有一些片面性。由于投资股票是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的一种期望,已有的市盈率只能说明上市公司过去的业绩,并不能代表公司未来的发展。   从近几年来看,中国经济一直保持一个高速的发展,这是美国及欧洲发达国家所不能比拟的。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要反映在上市公司上面。因此,中国上市公司业绩的进一步增长是可以值得期待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上市公司市盈率比欧美发达国家高一些,应该也是正常的。   同时,市盈率作为衡量上市公司价格和价值关系的一个指标,其高低标准并非绝对的。事实上,市盈率高低的标准和本国货币的存款利率水平是有着紧密联系的。目前美元的年利率保持在4.75%左右,所以,美国股市的市盈率保持在1/(4.75%)=21倍的市盈率左右,这是正常的。因为,如果市盈率过高,投资不如存款,大家就会放弃投资而把钱存在银行吃利息;反之,如果市盈率过低,大家就会把存款取出来进行投资以取得比存款利息高的投资收益。而目前我国人民币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是2.79%,如果把利息税也考虑进去,实际的存款利率大约为2.23%,相应与2%的利率水平的市盈率是1/(2.23%)=44.8(倍)。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股市45倍的市盈率基本算得上合理。   高有高的理由   目前美国道琼斯指数平均市盈率为21倍,标准普尔500平均市盈率24倍,美国gdp年增长只有2%~3%,而且它的经济增长还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中国未来10年的经济增长却是可以预期的。这一点在上市公司的年报中可以窥见一斑。   从截止2月27日已经公布年报的158家公司情况看,平均每股收益0.31元,每股收益0.5元以上的37家。再从680家有业绩预告的公司看,其中254家公司预告06年业绩增长50%以上;40家公司预告业绩略增,159家公司预告扭亏。中小板116家上市公司2006年报全部出齐,平均净利润增长25.16%。06年上市公司全年净利润增长已成定局,能源、石化、地产以及机械是高收益的主要行业。   大部分机构对上市公司未来两年业绩增长预期表示乐观。单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增速的比较来看,1月份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上升4.7%,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3%,尽管增速仍然倒挂,但差异自去年10月份以来处于持续下降状态。企业成本压力减轻,盈利提升情况预期乐观。再从股改之后制度变革带来的外延式增长机会看,股改之后,由于股东利益一致以及股权激励等制度变革带来公司治理结构改善和经营效率提高,以及大股东未来的资产注入和整体上市带来的业绩增厚效应将使得a股上市公司的业绩呈现加速上升趋势。如果考虑到所得税并轨带来额外的收益,未来两年上市公司业绩的大幅提升预期相当乐观。   还须谨慎    就目前市场的市盈率水平来看,已经充分反映了对未来业绩增长的预期,沪深300指数06年pe水平在45倍左右。合理归合理,但还有多少上升空间,却难以估测。   总体而言,目前a股的整体定价水平已经不低,在充分反映未来业绩增长预期的同时,也较a股相对于h股的全面溢价,这种现象与2006年初的状态已经截然不同。尽管未来两年的业绩增长趋势仍未改变,但目前股价已经充分反映了这种业绩增长预期。在股票供给有限的背景下,狂热的资金追求有限的优质股票,结果必然是价格的虚高。   从宏观形势看,信贷居高、投资反弹将使得紧缩的经济政策没有悬念——这在最近的加息措施中已经得到验证。从3月份的情况看,短时间内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尚难受到实质性的影响,央行发布的1月金融数据显示,储蓄存款增速持续下降,活期存款明显增多,股市的火爆吸引了大量储蓄资金持续流向股市,短期内市场资金的供给依然十分充沛,但考虑到每年两会期间行情的动荡惯例,以及4、5月份将是非流通股解禁的高峰期,市场的宽幅震荡难免。与泡沫共舞   《非理性繁荣》一书的作者,耶鲁大学的罗伯特·希勒教授因成功预测了2000年网络股泡沫的崩溃而名噪天下。但很多人并不知道,1996年12月,当有史以来最为波澜壮阔的一轮大牛市渐入佳境的时候,希勒教授向美联储提交了一篇学术报告,认为市场价值被明显高估。然而,这一声“狼来了”竟然喊了三年有余。在此期间,道琼斯指数从1996年收盘的6560.91点上涨到2000年1月14日的最高点11908.50点,涨幅为81.5%。   同期,纳斯达克指数从1291.38点飙升到2000年3月创下的历史最高点——5132.52点,涨幅高达297.44%,也就是说,市场整整涨了3倍。如果某个投资者在1996年末认为市场估值水平过高而退出市场,那么他无疑将错过牛市中获利最为丰厚的一段。   国泰君安证券兼研究所所长李迅雷认为,a股市场泡沫肯定是有的,泡沫能持续多久才是关键所在。a股泡沫可以持续相当长时间。理由是中国经济持续向好,人民币的持续升值过程。他表示,几乎所有行业都有泡沫,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我国经济增速没有放缓迹象,短线泡沫就不会破灭。他建议投资者与泡沫共舞,最容易产生泡沫的地方,还是可以参与的。

市盈率意义
  同业的市盈率有参考比照的价值;以类股或大盘来说,历史平均市盈率有参照的价值。   市盈率对个股、类股及大盘都是很重要参考指标。任何股票若市盈率大大超出同类股票或是大盘,都需要有充分的理由支持,而这往往离不开该公司未来盈利料将快速增长这一重点。一家公司享有非常高的市盈率,说明投资人普遍相信该公司未来每股盈余将快速成长,以至数年后市盈率可降至合理水平。一旦盈利增长不如理想,支撑高市盈率的力量无以为继,股价往往会大幅回落。   市盈率是很具参考价值的股市指标,容易理解且数据容易获得,但也有不少缺点。比如,作为分母的每股盈余,是按当下通行的会计准则算出,但公司往往可视乎需要斟酌调整,因此理论上两家现金流量一样的公司,所公布的每股盈余可能有显著差异。另一方面,投资者亦往往不认为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计算得出的盈利数字忠实反映公司在持续经营基础上的获利能力。因此,分析师往往自行对公司正式公式的净利加以调整,比如以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之利润(ebitda)取代净利来计算每股盈余。   另外,作为市盈率的分子,公司的市值亦无法反映公司的负债(杠杆)程度。比如两家市值同为10亿美元、净利同为1亿美元的公司,市盈率均为10。但如果a公司有10亿美元的债务,而b公司没有债务,那么,市盈率就不能反映此一差异。因此,有分析师以“企业价值(ev)”--市值加上债务减去现金--取代市值来计算市盈率。理论上,企业价值/ebitda比率可免除纯粹市盈率的一些缺点。

指标缺陷
  市盈率指标用来衡量股市平均价格是否合理具有一些内在的不足:   (1)计算方法本身的缺陷。成份股指数样本股的选择具有随意性。各国各市场计算的平均市盈率与其选取的样本股有关,样本调整一下,平均市盈率也跟着变动。即使是综合指数,也存在亏损股与微利股对市盈率的影响不连续的问题。举个例子,2001年12月31日上证a股的市盈率是37.59倍,如果中石化 2000年度不是盈利161.54亿元,而是0.01元,上证a股的市盈率将升为48.53倍。更有讽刺意味的是,如果中石化亏损,它将在计算市盈率时被剔除出去,上证a股的市盈率反而升为43.31倍,真所谓“越是亏损市盈率越高”。   (2)市盈率指标很不稳定。随着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上市公司每股收益会大起大落,这样算出的平均市盈率也大起大落,以此来调控股市,必然会带来股市的动荡。1932年美国股市最低迷的时候,市盈率却高达100多倍,如果据此来挤股市泡沫,那是非常荒唐和危险的,事实上当年是美国历史上百年难遇的最佳入市时机。   (3)每股收益只是股票投资价值的一个影响因素。投资者选择股票,不一定要看市盈率,你很难根据市盈率进行套利,也很难根据市盈率说某某股票有投资价值或没有投资价值。令人费解的是,市盈率对个股价值的解释力如此之差,却被用作衡量股票市场是否有投资价值的最主要的依据。实际上股票的价值或价格是由众多因素决定的,用市盈率一个指标来评判股票价格过高或过低是很不科学的。
注意问题
  市盈率是一个非常粗略的指标,考虑到可比性,对同一指数不同阶段的市盈率进行比较较有意义,而对不同市场的市盈率进行横向比较时应特别小心。   (1)综合指数的市盈率与综合指数的市盈率比,成份指数的市盈率与成份指数的市盈率比。综合指数的样本股包括了市场上的所有股票(沪深市场上pt股除外),市盈率一般比较高,而成份指数的样本股是精挑细选的,通常平均股本较大、平均业绩较好,所以其市盈率比较低一些。而我们经常看到的国外股票时常的市盈率大多是成份指数的市盈率,如果将它们与我们综合指数的市盈率相比较,则犯了概念性错误。   (2)市盈率应与基准利率挂钩。基准利率是人们投资收益率的参照系数,也反映了整个社会资金成本的高低。一般来说,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基准利率的倒数与股市平均市盈率存在正向关系。如果基本利率低,合理的市盈率可以高一点,如果基准利率很高,合理的市盈率就应该低一些。目前我国央行再贴现率为2.97%,一年期储蓄存款收益率为1.80%,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为 1.75%,美联储再贴出率为1.25%,中美基准利率差别不大,但纵向看,中国目前的基准利率是很低的。另据权威部门研究显示,根据我国目前物价水平及国家未来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货币政策取向,中国存在再次调低利率的可能。   (3) 市盈率应与股本挂钩。平均市盈率与总股本和流通股本都有关,总股本和流通股本越小,平均市盈率就会越高(思腾思特管理咨询中国公司,2001),反之,就会越低,中西莫不如此。据统计,2001年10月16日中国沪深市场770只样本股(剔除了pt股、st股、亏损股和2001年中期每股收益低于0.05元股票)算术平均市盈率为29.43倍,其中,总股本最小的100家上市公司算术平均市盈率为42.74倍,而总股本最大的100家上市公司算术平均市盈率只有19.82 倍,前者是后者的2.16倍。在美国,小盘股的平均市盈率也高于大盘股平均市盈率的好几倍,nasdaq市场市盈率高于纽约证券交易所市盈率,部分地与股本因素有关。   因此,看一个市场平均市盈率水平,还应考虑到这个市场的上市公司结构,如果是以小股本公司为主的市场,它的合理市盈率就应高一些。如果不考虑股票市场上市公司的股本构成,就不能解释为什么即使原有上市公司价格水平不变,只要上一个中石化,若再上中石油、中移动、中海油,就会把平均市盈率降下十几倍,就会把市盈率降到所谓的“合理区域”。事实上,2001年12月 31日上证a股指数市盈率降为37.59倍,如果中石化尚未上市,这一数字将戏剧性地升为43.31倍。   (4)市盈率应与股本结构挂钩。市盈率跟股本结构也有关系。如果股份是全流通的,市盈率就会低一些,如果股份不是全流通的,那么流通股的市盈率就会高一些。原因在于,如果上市公司的总价值不变,股份分成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而资产的流动性会增加资产的价值(流动性溢价),从一般意义上说,流通股的每股价格自然要高于非流通股的价格,非流通股的价格越低,流通股的价格就越高,其结果就必然是流通股的平均市盈率高于非流通股的平均市盈率。流通股在中股本中所占的比例越小,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价格差异越大,流通股的平均市盈率就越高。   目前的中国市场,非流通股占到总股本的三分之二,在它们没有流通的情况下,流通股的市盈率较高,也是正常的。   (5)市盈率应与成长性挂钩。同样是20倍市盈率,上市公司平均每年利润增长7%的市场就要远比上市公司平均每年利润增长3%的市场有投资价值。根据经典的股票内在价值评估模型,如式(1)所示。其中v为股票内在价值,d。为在未来无限时期支付的每股股利,k为到期收益率,g为股利每期固定的增长率。从式(1)可以看出,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成长性对股票的内在价值,从而对市场价格和平均市盈率影响巨大。   v= d。(l+g)   k ╟ g (1)   举个简化的例子,假设上市公司净利润与经济同步增长,中国年均经济增长率7%,,美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3%,那么中国股票的平均内在价值就是美国的2.42倍,中国股市的合理市盈率也是美国的2.42倍。从成长性这个角度看,nasdaq指数的市盈率比较高,新兴市场国家股市的平均市盈率比较高,都是有道理的。   (6)市盈率与一些制度性因素有关,居民投资方式的可选择性、投资理念、一国制度(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外汇管制等制度性因素,都与平均市盈率水平有关。   (7)中国股票市场的平均市盈率还应考虑发行价因素。1997年以前,参照当时中国的利率水平,管理层对股票初次发行定价控制得比较严,一般初次发行市盈率不得超过15倍,为了照顾边远地区,像西藏金珠这样的股票才发到20倍左右的市盈率。后来为了推进证券市场的市场化改革,对发行定价的控制渐渐放松了,闽东电力2000年发行时达到了88倍的市盈率,一般股票的平均发行市盈率也维持在四五十倍的水平。发行市盈率四五十倍都可以,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四五十倍怎能说不正常?从理论上说,发行市盈率越高,筹集的资金越多,上市公司潜在的发展、盈利能力就越强,上市公司帐面资产的含金量也就越高,而这一点从静态的市盈率指标中是看不出来的。既然静态市盈率指标中没有充分反映近年来发行市盈率较高的影响,那么目前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比以前年份稍高一些也是正常的。

市盈率应用
  市场上几乎没有人不注意股票的市盈率,这种衡量指标很简单、直观,如果用好市盈率指标,对投资者提高收益帮助很大。   股票市盈率高低,大致能反映市场热闹程度。早期美国市场,市盈率不高,市场低迷的时候不到10倍,高涨的时候也就20倍左右,香港市盈率大致也是如此。我国股市市盈率低迷的时候,15倍左右,高涨的时候超过40倍(比如2001年)。市盈率过高之后,总是要下来的,持续时间我们无法判断,也就说高市盈率能维持多久,很难判断,但不会长久维持,这是肯定的。   一般成长性行业的企业,市盈率比较高一点,比如目前的消费、旅游以及银行地产等行业,其市盈率比国外同类企业要超出很多,这是因为投资者对这些企业未来预期很乐观,愿意付出更高的价钱购买企业股票,而那些成长性不高或者缺乏成长性的企业,投资者愿意付出的市盈率却不是很高,比如钢铁行业,投资者预计未来企业业绩提升空间不大,所以,普遍给与10倍左右市盈率。   美国90年代科技股市盈率很高,并不能完全用泡沫来概括,当初一大批科技股,确确实实有着高速成长的业绩做为支撑,比如微软、英特尔、戴尔,他们1998年以前市盈率和业绩成长性还是很相符的,只是后来网络股大量加盟,市场预期变得过分乐观,市盈率严重超出业绩增长幅度,甚至没有业绩的股票也被大幅度炒高,导致泡沫形成和破裂。科技股并不代表着一定的高市盈率,必须有企业业绩增长,没有业绩增长做为保证,过高市盈率很容易形成泡沫,同样,缓慢增长行业里如果有高成长企业,也可以给予较高的市盈率。   处于行业拐点,业绩出现转折的企业,市盈率可能过高,随着业绩成倍增长,市盈率很快滑落下来,简单用数字高低来看待个别企业市盈率,是很不全面的,比如前年中信证券市盈率100多倍,但股价却大幅度飙升,而市盈率却不断下降。包括一些微利企业,业绩出现转折,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因此,在用市盈率的同时,一定要考虑企业所在行业具体情况。   不能用本国企业市盈率简单和国外对比。因为每个国家不同行业发展阶段是不一样的。比如航空业,我国应该算是朝阳行业,而国外只能算是平衡发展,或者出现萎缩阶段。房地产行业我们国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在工业化程度很高国家,算是稳定发展,因此导致市盈率有很大差别。再比如银行业,我们是高速发展阶段,未来成长的空间还是很大,而西方国家,经过百年竞争淘汰,成长速度下降很多,所以市盈率也会有很大不同。一个行业发展空间应该和一个国家所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产业政策,消费偏好,有着密切关系。不同成长空间,导致人们预期不同,会有不同的定价标准。简单对照西方成熟市场定价标准很容易出错。   在考虑市盈率的时候,应该记住三样东西:一是和企业业绩提升速度相比如何。二是企业业绩提升的持续性如何。三是业绩预期的确定性如何。

市盈率与股票
  是不是股票的市盈率越低就真的越好呢?不一定, 市盈率只是某日的股票价格与该股票每股收益的比率。由于股票的价格时时波动,公司的年终每股净收益也会因为总股数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股票的市盈率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因此,人们在比较市盈率的同时,更多地考虑股票的成长率,即公司的收益增长率。比如甲公司t年的年终税后利润为5000万元,其总股数为2亿股,t日其股票价格p为10元。则其每股净收益e为5000/20000=0.25,市盈率s甲为10/0.25=40;乙公司t年的年终税后利润为8000万元,其总股数为2.5亿股,t日其股票价格p为10元。则其每股净收益e为8000/25000=0.32,市盈率s乙为10/0.32=31.25。从计算的结果来看,甲公司的市盈率高于乙公司:40>31.25。所以,如果光是以t日两种股票的市盈率来决策投资,应该投资乙公司的股票。   但是,如果甲公司的利润年增长率为15%,而乙公司为8%。则投资者在选择时就要考虑到现在的投资到未来的收益孰高孰低。比如,t+1年时,甲的总股数仍为2亿股,利润为5000(1+15%)=5750万元,乙的总股数也不变,为2.5亿股,利润为8000(1+8%)=8640万元,再来按照t日的股价来分析两种股票的市盈率情况:p甲=10元,e甲=5750/20000=0.2875元;s甲=34.78;p乙=10元,e乙=8640/25000=0.3456元;s乙=28.93,s甲>s乙。到t+2年时,p甲=10元, e甲=5750(1+15%/20000=6612.5/20000=0.33元,s甲=10/0.33=30.3;p乙=10元, e乙=8640(1+8%)/25000=0.37元,s乙=10/0.37=27。按照市盈率来看,甲的市盈率高于乙,但是,甲的收益增长率则始终高于乙。以上我们假设了两种股票的股数都未作改变,如果两种股票的股数在两年内都作了调整,则每股收益又会有很大的不同。以上的分析说明,市盈率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投资的决策因素,不可单以之作依据。在实际的投资中,要与股票的成长率结合起来考虑才比较全面。只有市盈率低,同时成长性也好的股票才是最佳的选择。   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时候,比较两种股票的市盈率,大致说明这样一个情况:如果公司的每股收益不变,市盈率越高时,则获得该种股票的价格成本就越高;或股价不变时,市盈率越高,则该种股票的每股收益就越低。因此,市盈率所反映的只是按照过去的每股收益率来判断的获取同等收益的成本的高低程度。股价越高,市盈率越高,成本越高;相反,则越低。但是由于市盈率是随着股价而不断变化的,且这个指标是以现时的价格去与过去的收益率作对比。因此,在实际运用市盈率作为投资参与指标时,还应关心上市公司的未来收益发展状况,也就是股票的成长性。如果只看市盈率,不顾成长率,很可能所选的股票是过去的骄子,今日的垃圾。反映到具体指标上就是:成长率的下降引起市价的下跌,市价的下跌又导致市盈率的下降。当然,我们将这个情况举出来,是为了说明在投资时不应将宝全部押在市盈率低的股票上,明智的做法是通过对产业、企业的现状和发展状况进行分析,选择价位较低、有发展潜力的个股。即应在考虑市盈率低的同时,更多地关注股票的成长性。

相关规律
a股平均市盈率规律
  市盈率用来判断单个股票的估值,难免有失偏颇。但用来判断整个大盘的估值高低,却是最为有效的参考指标。   历史统计数据显示:上证综指平均市盈率的最低点是16倍,出现在2005年6月6日,上证综指998点。次低点是23倍,出现在1994年,当时上证综指325点。第三个低点是1996年1月19日的512点,市盈率20倍左右。   上证综指平均市盈率的最高点是68倍,出现在2007年10月16日,上证综指为6124点。次高点是60倍,出现在2001年,当时的上证综指为2245点。   由此可知,16倍平均市盈是上证综指低估的极限位,68倍是高估的极限位。平均市盈率极限位的出现往往是股指低点或高点出现的最准确的预兆。   上证综指的历史表现显示,上证综指平均市盈率的20倍以下为低估区域,50倍以上为高估区域。价值投资者应在低估区域买进,高估区域抛出。

相关判断
  市盈率的高低说明什么?   市盈率表示的是投资者为了获得公司每一单位的收益或盈利而愿意支付多少倍的价格。比如,某只股票有1元的业绩,投资者愿意以市价10元购买该股票,该股票相应的市盈率就为10倍。一般来说,市盈率的高低可以用来衡量投资者承担的投资风险,市盈率越高说明投资者承担的风险相对越高。当然仅用市盈率来作为投资决策的标准是远远不够的,投资者还应该参考其他因素。此外,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也是不同的,投资者应该加以注意。
正确看待市盈率
  在股票市场中,当人们完全套用市盈率指标去衡量股票价格的时候,会发现市场变得无法理喻:股票的市盈率相差悬殊,并没有向银行利率看齐;市盈率越高的股票,其市场表现越好。是市盈率没有实际应用意义吗?其实不然,这只是投资者没能正确把握对市盈率的理解和应用而已。   市盈率指标对市场具有整体性的指导意义   衡量市盈率指标要考虑股票市场的特性   以动态眼光看待市盈率   市盈率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对公司增长潜力的认同,不仅在中国股市如此,在欧美、香港成熟的投票市场上同样如此。从这个角度去看,投资者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高科技板块的股票市盈率接近或超过100倍,而摩托车制造、钢铁行业的股票市盈率只有20倍了。当然,这并不是说股票的市盈率越高就越好,我国股市尚处于初级阶段,庄家肆意拉抬股价,造成市盈率奇高,市场风险巨大的现象时有发生,投资者应该从公司背景、基本素质等方面多加分析,对市盈率水平进行合理判断。   市盈率在使用需要注意不同行业的合理市盈率有所不同,对于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大的行业考虑到盈利能力的波动性,市盈率较低,如钢铁行业在较发达的市场是10~12倍市盈率,而受周期较少的行业(饮料等)较高,通常是15~20倍。 市盈率是某种股票每股市价与每股盈利的比率。(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年每股盈利)上式中的分子是当前的每股市价,分母可用最近一年盈利,也可用未来一年或几年的预测盈利。市盈率是估计普通股价值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一般认为该比率保持在20-30之间是正常的,过小说明股价低,风险小,值得购买;过大则说明股价高,风险大,购买时应谨慎。但高市盈率股票多为热门股,低市盈率股票可能为冷门股。

来源: 成都资深经济犯罪刑辩律师  


张彬——成都资深经济犯罪刑辩律师

18980003656

扫描二维码

掌上律师解烦恼

友情链接:  安吉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律师  北京死刑复核律师  北京刑事案件自诉律师  拆迁律师  大连保险律师  大连保险律师  东城区酒后驾车被抓找律师  广西桂林知名律师  广西桂林资深律师  广州房地产案件律师  广州合同律师  广州离婚协议纠纷律师  广州受贿罪律师  河南成册律师事务所   济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辩护律师  济南建筑工程律师  济南劳动工伤律师  济南虚假广告罪律师  静安区财产债务纠纷律师  民告官律师  闵行刑事辩护律师  南宁公司法律顾问  南宁离婚律师  宁波离婚遗产继承纠纷律师  邳州知名律师  濮阳刑事律师  普洱市取保缓刑刑事辩护律师  商丘刑事律师  上海金融税务律师  上海拘留会见律师  上海劳动律师  上海劳动社保律师  上海买卖合同律师  上海强制执行律师  上海网络服务合同律师  上海专业合同律师  邵阳刑事辩护律师  深圳拆迁律师  深圳企业常年法律顾问律师  深圳委托合同律师  深圳债务融资律师  太仓刑事律师  太仓寻衅滋事罪律师   土地山林纠纷律师  阳泉刑事辩护律师  银川专业商事合同律师  张正乾律师  郑州子女抚养权律师  中山融资借款纠纷律师  珠海债务纠纷律师  珠海债务债权清理律师 成都律师 成都律师所 
All Right Reserved Copyright@2025 版权所有 成都资深经济犯罪刑辩律师 法律咨询热线:18980003656 网站支持:大律师网 网站地图